服务热线:13988889999

站内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答记者问丨链动未来·船承新篇 解码济宁新能源船舶产业链的共生密码

你的位置: 首页 > 客房展示

答记者问丨链动未来·船承新篇 解码济宁新能源船舶产业链的共生密码

2025-08-01 12:05:53  点击量:

  7月30日上午,在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济宁市“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主题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一场,以“记者见面会+实地参访”的形式,邀请4家企业负责人及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相关负责,围绕“济宁打造新能源船舶创新应用高地”主题与记者见面交流。

  日前山东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山东省港口与航道布局规划(2025—2035年)》的批复,谋划了未来十年全省内河水运网络发展蓝图,到2035年,全省要建成“能力充分、保障有力、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港口与航道体系。请介绍一下,围绕这一总体目标,各企业如何贡献力量?大家的“看家本领”是什么?

  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号召,依托济宁能源集团“港贸船产建融”全产业链背景和京杭运河“黄金水道”区位优势,以内河新能源船舶智能制造为基础,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的清洁能源船舶,通过三大核心能力为山东港口体系建设贡献关键力量。

  在绿色船舶技术革命与智能量产模式创新上,一方面主导开发零(低)碳动力船型,提升单船运载量、减少污染物排放,持续扩充LNG橇装加注、移动加注、充换电等新能源船舶配套服务能力。同时联合高校突破轻量化与节能技术,优化船型设计,降低船阻、减少能源消耗及运营成本。另一方面,打造智能化生产线,以激光切割、机器人焊接和模块化造船技术颠覆传统模式,实现钢材年加工10.8万吨、效率提升80%及成本降低30%等成效,奠定规模化、批量化新能源船舶建造基础。

  一是推动内河航运绿色转型,响应“气化运河”“电化运河”战略,以新能源船舶全面替代老旧船只,配合2025年免费过闸政策加速船队更新,助力国家“双碳”目标;二是促进船舶标准化与多式联运,研发适配京杭运河与长江航道的多航路船型,提升航道利用效率并降低物流成本,支撑河海联运体系构建;三是带动临港产业集群发展,以邹城“前港后厂”制造基地为核心,吸引船舶锂电、氢电推进系统等配套产业集聚,形成内河新能源船舶产业链条,拓展清洁能源应用场景;四是创新航运服务模式,首创“新能源智能商品运输船模式”优化运力结构,通过船舶搭载5G、北斗系统与龙拱港无人码头、融汇数易平台协同,提升多式联运“一单制”效率。

  推动济宁临港产业带发展,助力山东建成北方内河航运中心,从装备升级、基础设施到服务模式全方位赋能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成为山东“智慧绿色”港口体系的核心驱动力。

  珞石机器人作为深耕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企业,将充分发挥自身在高性能机器人及智能化解决方案上的‘看家本领’,重点从以下方面贡献力量:

  珞石自成立以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攻关“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是机器人领域少数具备机器人全栈技术能力的厂家,已掌握机器人动力学与运动控制、高精度力感知与力控制、视觉感知与自主规划、本体正向设计等技术,同时实现了电机驱控、精密传动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化研发生产。依托自主可控的机器人全栈技术,珞石开发了国内最齐全的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系列化产品,并且实现焊接、打磨、装配、切割、涂胶、上下料等场景应用,服务各行各业。针对港口大型装备(如岸桥、场桥、船舶部件)制造中的智能焊接、柔性打磨、重型部件高精度装配等关键工艺难题,我们将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并全力推动其在山东本地港口装备制造企业的规模化落地应用,提升本地制造能力与效率。

  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资源整合、产业带动和应用牵引能力,深化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创新,不断加大科研投入,牵头实施创新项目,攻关核心技术难题;深化与国内外顶尖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推动科技成果向产业应用快速转化;深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间基于应用场景的深度合作,结合新技术,实现智能化场景产品落地。如在高端船舶焊接场景,引导船厂引入免示教智能柔性协作焊接机器人,实现高端场景国产机器人落地与规模化推广。

  最后,积极主导并参与国家、行业及地方机器人和船舶行业相关标准的制定,推动产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积极组织产业链上下游交流活动,促进开放合作与资源共享,共建开放、协同、创新的产业生态圈。

  龙拱港的核心优势在于科技赋能无人港口,是全国首家实现全流程无人化作业的内河集装箱港口。

  龙拱港现阶段拥有10个泊位,配备4台岸桥、7台场桥设备、3台铁路自动化轨道吊、16台无人集卡,全自动化无人码头系统,支持24小时智能化作业。我们不需要职工在现场进行登高操作,全部在远程中心进行远程监管和远程操作,凭借北斗导航、5G通信、多传感器融合智能感知,无人集卡能够自主完成车辆任务分配、路径规划,无人集卡全场高精定位2厘米以内,停车对位时间5秒钟以内,比传统的人工集卡对位效率提升30%以上,不仅使码头作业效率不断提升,还能减少人为失误,达到了安全高效、科技提效。

  龙拱港内河智慧型集装箱港口建设成果,被中国港口协会认定在内河港口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龙拱港现有港作机械全部为新能源设备,且配备光伏发电项目,助力全省“双碳”目标。未来,我们将拓展太阳能供电、岸电设施等绿色技术,打造“零碳内河港口”。

  作为一家在涂料领域深耕多年的企业,依托济宁能源集团“港贸船产建融”产业链的优势,以为新能船业内河新能源船舶制造提供涂装一体化服务为基础,奔腾漆业将从以下几个关键方面,为实现山东省“能力充分、保障有力、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港口与航道体系建设目标贡献奔腾力量:

  1.提供定制化涂料解决方案,保障设施安全长效运行:在新能源船舶防护领域,针对新能船业的零(低)碳动力船型、轻量化船身等创新设计,提供定制化涂料解决方案。比如为LNG动力船舶研发耐高温、抗腐蚀的特种涂层,为锂电动力船舶配套防火阻燃涂料,保障新能源船舶在复杂航运环境中的安全运行,延长船体及核心部件寿命,与新能船业的“绿色船型”形成“防护+动力”的双重绿色保障。

  2.匹配智能化生产线,开发高性能涂料:在船舶智能制造适配性上,结合新能船业的激光切割、模块化造船技术的颠覆,开发快速固化、均匀附着的高性能涂料。提升船舶建造中的涂装效率,与新能船业的智能化生产线无缝衔接,助力新能船业进一步降低成本、扩大量产规模。

  3.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内河航运绿色转型:在航运绿色生态构建中,以低VOC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等绿色产品,匹配新能船业“气化运河”“电化运河”战略。在船舶涂装过程中使用此类涂料,可减少挥发性污染物排放,与新能源船舶的零排放特性形成全生命周期绿色闭环,共同推动内河航运的低碳转型。

  4.依托科技合作创新,满足行业多元高端需求:公司依托与中科院等共建的涂层研究院,持续研发适配多航路船型的耐候性涂料,针对京杭运河与长江航道的不同水文、气候条件,优化涂料的抗冲击、耐冲刷性能,助力新能船业研发的多航路船型提升适应性,为河海联运体系提供涂层防护保障。

  奔腾漆业的“看家本领”,在于将技术创新深度融入涂料产品的防护性能与绿色属性,形成“双轮驱动”的核心竞争力:

  一方面,依托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等机构的产学研合作,聚焦极端环境下的材料防护技术突破,比如在河海高盐雾、港口重载荷等场景中,研发出兼具超长耐腐蚀性与防火耐磨的特种涂料,解决港口航道设施 “寿命短、维护难” 的痛点;另一方面,以全产业链绿色化布局为支撑,通过沸石转轮+RTO燃烧系统实现生产环节超低排放,同时主导研发低VOC水性涂料、高固体分涂料等环境友好型产品,在满足港口航道对涂料 “高性能防护”刚需的同时,实现“绿色涂装”全流程管控,为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提供从产品到涂装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最近济宁的新能源船舶产业热度不断,尤其上个月国内首艘出口的纯电动力内河集装箱运输船也开工了。请问新能船业的产品本身有哪些吸引国内外客户的独特优势?未来将如何进一步扩大市场影响?

  新能船业对标国际一流造船企业,创新采用了“壳舾涂一体化”的分段造船模式。在这一方面,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充分发挥武汉理工大学在船舶设计与材料研究领域的专业优势,组建由高校专家领衔的专项研发团队,负责核心技术方案制定与理论攻关。另一方面,确保企业技术人员全程深度参与,将实际生产中的需求与痛点实时反馈至研发端,保障成果可落地、可应用。

  在船体结构上,公司所有船型均采用圆舭、垂直艏、双尾鳍、宽扁肥大的线型设计,首尾部升高甲板,设驾驶室、居住舱、机舱棚、二氧化碳间、监视室等,采用钢质全焊接的双底、双舷结构,推进系统配置两台动力主机,为双轴、双桨、双舵的设计。这些设计思路为减少船舶航行阻力、提升装载量、提升动力转化效率、提升船舶操纵性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推动。

  在软件方面,公司通过5G共联、北斗交互等先进技术,研发构建船舶智能系统。通过信息集成、智能机舱、辅助驾驶、能效监控、网络货控等,实现船舶高度智能化,大幅提升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机舱自动化程度可达到国内内河船舶最高等级。

  下一步,随着山东新能船业有限公司市场探索范围的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海外项目将目光投向公司,就以6月份开工的法国达飞项目举例。达飞海运作为全球航运和物流领域的头部企业,对于船舶的性能、质量、环保性以及后续的服务保障尤其关注。包括船舶的续航能力、载重能力、航行稳定性、制造工艺、材料选择、安全标准等等方面,把控非常细致,要求船舶必须符合国际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在长期使用过程中能够保持良好的状态。在项目合作当中,公司也在逐步地调整适应,推动企业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布局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未来将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加速构建“研发-制造-运营”一体化新能源船舶生态圈。

  作为国内少有的同时具备工业与协作机器人完整产品线的企业,同时也是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链的核心企业,珞石是怎样助力新能源船舶产业的?未来又有哪些发展规划?

  自从跟济宁能源集团和新能船业形成战略合作以来,珞石机器人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力量,一直在深耕新时代新智造船舶造船工艺,近些年机器人技术虽然发展迅猛,但是纵观中国乃至世界造船行业,由于船舶制造工艺的特殊性,从板材切割到焊接,从联合到分段再到合拢,工件变形和焊接质量控制一直是行业的难题,基于此,目前机器人的使用还仅限于少量批量化零件的上下料和焊接环节。因此,公司梳理了从堆场上料到智能化理料切割,特别是切割后的机器人智能化分拣以及机器人自主打磨,再到小组立焊接过程的机器人自动组对以及搭载视觉的智能化焊接,大大解决了传统造船行业自动化水平低的难题,同时结合协作机器人柔顺、轻便、易编程等特点,公司和新能船业团队一起,针对小组立、中组立和船台合拢,开展了船舶分段机器人焊接实验,探索船舶分段数字化建造新思路,并且突破了一项项难题,为未来新能船业二期建设乃至全行业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机器人供应链体系完善、国产替代进程加速、人工智能技术持续快速发展并进一步广泛应用,机器人产品将向“智能化、柔性化、泛在化”跃升,全面赋能制造业升级与生活服务革新。比如:协作机器人会更好地集成视觉导航与自适应抓取,在精密装配、手术辅助等场景实现柔性生产。总的来说,机器人行业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态势和技术突破,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未来,珞石机器人一方面将继续加大在底层核心技术和产品上的研发投入,推出更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推动行业迈向新的高度,为实现智能制造的伟大愿景添砖加瓦。另一方面,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开放自身领先的机器人技术与产品平台能力,与伙伴共建智能机器人产业新生态,推动AI在新能源船舶焊接以及更多垂直场景的规模化应用,解决产业客户“无人工厂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难题,用机器人技术,为产业升级贡献更大力量,让人类生产、生活更美好。

  对于船舶而言,港口是运输链条上的主要环节,更是船舶应用的基本场所,请问为了推动内河船舶更新换代,龙拱港对于新能源船舶都有哪些利好举措?下一步又将如何扩大影响?

  龙拱港为新能源船舶提供靠泊、装卸、转运全程优先服务,通过船讯网与船舶搭载的GPS导航进行协同,船舶与港口无缝对接,实现货物“到港即卸、即装即运”。

  新能源船舶靠泊以后,通过无人集卡、无人场桥与新能源船舶无缝衔接,装卸效率提升80%,大幅缩短船舶在港时间,提升航运效率。

  龙拱港建设有新能源船舶换电站,新能源船舶到港以后可以直接进行电池更换工作,电池更换期间不影响正常作业,从充电变成换电,效率得到了大大提升,让新能源船舶电力供给更有保障。

  下一步,龙拱港联合船公司积极推广“铁水联运”模式,将持续向“外贸冷链、回程货、散改集”等领域发力,吸引多家制造企业加入新能源船舶运输链,目标今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5万标箱。龙拱港将发挥内河集装箱港口标杆引领作用,在智慧港口和新能源船舶联合发力下,龙拱港将把“一单制”“一箱制”模式推广至京杭运河全线,打造内河绿色智慧港口标杆,助推山东建成“北方内河航运中心”。

  外国客户往往十分看重质量和环保要求。请问作为船用涂装的配套企业,奔腾漆业的产品如何满足客户要求?未来奔腾漆业又将如何应对机遇与挑战?

  作为新能船业船用涂装的配套企业,奔腾漆业在满足国内外客户对质量与环保的核心要求上,构建了“双维度硬核保障体系”:质量端,公司以极端环境验证为核心(模拟海水浸泡),建立全生命周期质控标准。船用涂料需经受海水浸泡、干湿交替、微生物附着等多重考验,联合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开发的海洋防污耐磨涂层,通过1200小时盐雾测试、5000次耐冲击循环试验,附着力、耐候性等关键指标均优于国际标准。公司引入数字化生产系统,实现涂料配方精度控制在±0.1%以内,每批次产品均通过船级社指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认证,确保交付质量稳定可控。同时,实验室通过CNAS认证,实验室在设施、设备、人员、质量控制等方面达到了国际标准,其出具的检测和校准数据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产品在原材料选择、制造工艺上都遵循国际高标准,每批次原材料都经过严格的入厂检测,出厂的产品都经过双重复核检测出厂,符合国际相关安全标准和规范。同时,技术服务团队取得NACE(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认证,在服务保障上,能为外国客户提供标准化的现场服务,可以长期满足国外客户对技术支持的高要求,可以为新能船业应对外国客户的合作挑战提供关键支撑。

  环保端,实现“全链条低碳管控”,生产环节采用沸石转轮+RTO燃烧系统,VOCs排放浓度稳定控制在30mg/m⊃3;以下,远低于欧盟50mg/m⊃3;的限值;产品端主推的水性船舶涂料,VOCs含量仅为传统溶剂型涂料的1/5,满足欧美客户对涂装过程的环保合规要求。同时从源头把控环保指标,助力新能船业的新能源船舶减少污染物排放,符合当地环保法规。

  未来,山东奔腾漆业股份有限公司将携手新能船业,不断创新,深化“涂料+船舶”产业链协同,借助与中科院建立的新材料涂层研究院,开设“新能源船舶涂料联合实验室”,与新能船业及高校合作,共建测试数据库。共同针对具体项目需求定制涂料解决方案,实现技术迭代与量产需求的无缝衔接,助力新能船业拓展海外市场。

  4位企业家在分享中都展现出对产业发展的热情和对未来的信心。针对企业发展所需,请问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推动新能源船舶产业链发展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

  前期,围绕新能源船舶产业链发展,济宁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也进行了深入调研,并组织开展了融链固链对接等活动,积极帮助企业解决了用地、用人等方面的诉求。下一步,作为产业链牵头部门,围绕新能源船舶产业链发展,将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推进产业强链。在符合规划前提下,优先保障“链主”企业重大项目要素需求,支持企业改造升级;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为主导,支持“链主”企业在技术、市场、人才等方面与上下游企业深化合作,共同提升新能源船舶产业链整体竞争力。

  二是精准融链固链。根据企业需求,围绕“链主”企业和关键配套企业,积极组织开展融链固链对接活动,精准匹配供应链需求和产能,推动实现协作共赢。

  三是强化服务效能。坚持“有难主动上前,无事坚决不扰”的原则,深入调研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创新等环节面临的困难,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

  原标题:《答记者问丨链动未来·船承新篇 解码济宁新能源船舶产业链的共生密码》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首页 |景点介绍 |客房展示 |景点新闻 |路线推荐 |农家院 |特色美食 |活动专题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

13988889999

地址:海南省海口市玉沙路58号电话:0898-88889999手机:13988889999

ICP备案编号:琼ICP备88889999号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